2017年6月11日星期日

I/O 2017 & Global Community Organizers Summit 花邊記



遲了很久才有時間整理一下5月中去了矽谷一些花邊事宜,正文( I/O 2017 及 Global GDG Organizers Summit 2017 )尚未有時間去整理一下。相片尚在整理中,也許沒帶相機也是一件好事。不知何時開始覺得,攝影帶不走一切,花時間去捕捉不如用自己的身體感受。

Global GDG Organizer Summit 2017


依家興咩都來個感謝先,首先今次感謝 GDG Hong Kong 各位Organizers,同時亦感謝 Greater China Regional Developer Relations的Googler Bill & Summer等大大安排。
PS: GDG Hong Kong 全寫為 Google Developer Group Hong Kong (香港Google開發者社區)
叫得花邊其實都係同Google及工事無關的事。至於是否講自己的on97things,又當然唔會太講,感謝同行的包容on97things,因為本性真係難移。

今次真係燒盡金錢過去參加呢個2個會議,回來又會窮鬼。睇住其他同行者有公司支持或者老闆們Business Trips。(淚奔~~機票、優惠左嘅入場費、一星期的Airbnb~)
小弟第一次遠們到地球另一邊,卻因為工作沒太多時間留在美國好好遊覽一番。1日的 Global GDG Organizers Summit 2017 & 3日的I/O, 餘下的只得小小的時間叫參觀一下。

好彩有好好人的導遊司機Peter老闆及Fung爺介紹,去了幾個近矽谷的境點,還有和GDG China其他朋友遊了一些境點。

行山上去斯賓塞砲台Battery Spencer睇金門大橋

傳說中的青馬大橋(誤)



斯賓塞砲台 Battery Spencer
Golden Gate Bridge個底部
當然我們也去(在車上)參觀了倫巴底街(Lombard Street),無錯就是由一手好車的義務導遊老闆帶我來一次去倫巴底街。在車上剛好遇上美國的周未,很多人都驅車前來,由頭塞到尾。不過真的三藩市的車路不是一般的斜,而是好很斜,沒技術唔好亂來(算啦,我考車牌先算)。周未真係人多,車又多。最後沒有停下來,就去找其他人,再去下一個的目的地。

塞上倫巴底街中
衝落倫巴底街(Lombard Street)
衝衝的去了市中心Cable car的總站拍一兩相,我沒有衝上車自拍。XDD之後又到了三市政府廣場參觀了一下。


Cable car
市政府




之後又飛車上三藩市的秋明山看日落-雙子峰Twin Peaks!?
不要說了三藩市嘅日照長得好可怕,晚上8點幾先日落,未到5點又日出晒,真係唔太習慣。
上到又太風又太冷,的確我地等唔切日落,衝衝欣賞了一陣就上車避冷。


雙子峰Twin Peaks
來個自拍
冷。。。

接著不是何事,通了頂。難道是jet lag?與同屋朋友去了入住的Airbnb(山景城mountain view)的公園晨運。我們都是IT狗吧,咁熱血。

晨運的Hetch Hetchy Trail
有好多松鼠s的松樹s
人到外國義務司機大大當然係用Android Auto,唔通會識路咩?Android Auto in US真係幾好用,最少應該唔會在總公司附近出事吧。不過有時當行錯路口時,佢的指引又真係好正,真係估佢唔到。

Android Auto 這是什麼玩法?!
我們的Airbnb小區,每星期收垃圾一次,屋主叫幫手推出去街
卡通片睇得多,真既都係第一次見(在電腦歷史博物館影的)
GDG China 合照 at I/O 2017
由於時間問題我們沒去了很多的地方,經過了NASA's Ames Research Center卻關了門。去了Computer History Museum還Join了Happy Friday Nite,最緊要入場費平好多,仲有美食車及音樂表演。連美食車都收信用卡,真的沒有Cash也不怕。

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
真經典Game in Computer History Museum
Happy Friday Night @ Computer History Museum
多人分的小食
Happy Friday Night之後仲誤打誤撞用Yelp(美國版的Openrice)找到去Murphy Historic Avenue食晚餐。不要問,真係在無主見下的主見來的,去到都嘩左一聲。

Murphy Historic Avenue
自助石板燒@Murphy Historic Avenue~
另一日一早去了 Hangar One附近看一看,因為我地最終的目的地是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。係既,係車上在UC Berkeley車上遊覽了一輪,去了附近的Jack in the box食野就算。點解去國家公園?一來自己都喜歡自然,二來又有其他Developers介紹,三來同行的朋友又冇問題,咁就去了。哈~
不過入公園是要收費,回想香港的郊野公園多好,又近又唔洗錢。揸車去都用左兩個幾鐘。
之後還去了附近的山邊及沙灘參觀~Muir Beach
不過用手機在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好多炒左,也許留在心中的美景更好。真的很少這麼高大的紅木樹,重要的是公園的開發很好,全用回自身的木去鋪路!比香港D on9石屎山路差好遠。整個感覺好舒服。

Hangar One
UC Berkeley附近的Jack in the box
公園入口
記念什麼...
行山去吧



Muir Beach
還有我們去了超市Safeway(最近我們的家)、Best Buy、 Great Mall of the Bay Area、Walmart、Toys"R"Us等,看到比香港大數十倍的商場超市。真的在US沒車沒生活的;還在家裡盡用Safeway煮西餐。XDD

另外本以為外國的星星特別多,夜揸車去了附近,不是光問題,就是星圖問題,沒想像的美。不要問我為何沒映星。親,手機那可長時間曝光。

鄉下仔第一次出城,沒遊覽太多所謂的必到的景點,卻走了一些不同的景點,感覺不錯。幸得同行朋友照顧、安排同包容,也許了解加洲不同的一面。

不過加洲的稅超高,計埋稅,D野仲貴過香港買。唉~

寫住咁多先,在兩個會議間的事,遲下再出吧~

PS: 感謝兩位同屋同機的朋友,你地應該好想打死我,包容我呢個人。唉~





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

「晝夜」:真的和成功距離好遠嗎?

【KaisChannel】誠意呈獻 - 電影.晝夜(上)

【KaisChannel】誠意呈獻 - 電影.晝夜(下)

經歷無數日夜,積存在我身上的就只剩下痛苦、挫敗、飽受阻撓的野心和滿滿的仇恨,
蓋過­往日的一切一切,
 快樂於我眼前早已碎成千萬段而不值一提。
帶著怨氣恨仇,我總覺得我該做些甚麼去改寫眼前的一切。

簡簡單單一套故事,沒有花巧的情節,沒有華美的舖排,甚至有一些位置接不上。但是亦無礙年青人背後所帶出的意思,看得出他們的用心製作及嘗試,一次比一次的製作更好。

「我真的和渴望的成功距離好遠好遠嗎?」

回想起自己有否「成功」過?什麼叫「成功」。是否有了平衡時空的對比,自己才可以「成功」了未?人的渴望不斷的轉變,何時才會達到「成功」。


2016年2月24日星期三

久別重逄的愉快-閱讀之日常

編按: 因早前誤按,整篇文章消失了。故從以另一心景再寫。


《書店日常》周家盈 Slowdown Town

近年來也有常光顧獨立書店,來來去去也是旺角的那兩間。沒錯就是開益及序言。也許失了動力,也許失去了閱讀喜感,沒再去開拓自己的足跡,沒再找其他的書店。偶爾還會經過灣仔碼頭時,在書式生活停下來,找找看。但真的在「睇」書購書,還不是細閱,還不是享受,像收藏像「保育」書更多。也許近年香港也出現越來越多的「禁書」吧。

這本書當初出時,想過買想過閱讀,到最後終於買下來,也許只是2個月多的時間,當中全港書店清單有些已經被消失、更有些宣告結業。獨立書店真的「得來不易」。

慢活慢步慢消化,越來越離開我自身太遠。在面書上在網絡上接收消息,遲了15分鐘世界就好像變了天,太快太吃不消。亦因此慢慢失去對閱讀的趣感,由閱讀變成了收藏「香港歷史」。

可幸是自己從這本書看到的,有的像自己過去一樣,重新思考自己為何閱讀、為何只愛購書後回家慢慢細味。每一本書在不同的時間閱讀也會有不同感受。在書海中找尋自己有感的書,拎起看看封面、看看推薦、看看序、看看目錄、看看少許內文,這樣子就了解自己與這本書有沒有緣份。

也許這一刻,自己尚有閱讀的衝動,也許自己仍希望細味書本。只是走得太快,慢不回來。

2016年2月9日星期二

一串魚蛋的香港開年

昨晚在旺角發生了近年較嚴重的警民衝突,畫面及矛頭都集中在勇武人士及警方的對峙。試回想香港在發生什麼?才會引發出這些付合「國際標準」的「示威」。


民怨非一日之寒, 過往政權無理的施政,關係早就破裂。跟隨689的勁共推進,早就沒有「民情」這一項。管治的手段一如強硬。

眾觀網上眾人的討論,也許再沒有「和理非非」、「左膠大愛」的出現。反而在記者蕭雲的Facebook找到一些啟示 (網址連結)

「筆者清楚地見證,騷亂的真正觸發點並非開槍,亦無關本土派,而是警察不計代價,誓要進入朗豪坊清場,掃蕩小販夜市引起。」

為何出現這一日?信任早已蕩然無全、民意早已不被接納。年初一警方的過大反應,吸引了外圍「勇武」。

不要說「唉」、「痴線」、「香港點解變成咁」、「本土派可恥」、「中共陰謀」...
「呢十幾年來,我哋學得最多嘅係陰謀論,而我哋失去最多嘅係信任。」
《自焚者》-《十年》

一班「香港人」一早出賣香港,「民憤」只會變成移民潮、港共殖民變得成功。年初二拜年日,乖乖地做港豬,收聲問長輩拎利是啦。香港最核心的價值就是錢吧~

2016年1月21日星期四

由《十年》變了馬鞍山戲院...

因百老匯電影中心「期滿」,多手看看《十年》還有什麼戲院上映時,又像是發現新大陸。發現了一間馬鞍山戲院。也許真的自己太依賴科技,太受主流幾間院線的影響,只會在網上找戲院及戲看。只要Yahoo沒有的,就是沒有,從來太相信這單一來源。

在網上搜找「馬鞍山戲院」,好像完全沒有任何官方網上渠道公佈有什麼戲上映,更不用說網上訂票。最後只找到一些非官方網上渠道知道上映的戲。馬鞍山戲院-場次提供-專頁

戲票價格比九龍灣影藝戲院更進取!原來開業已經二十年有多,算是「小眾」的戲院。而跟據上年初有線的訪問,戲院約在年前翻新,整體是一個可播放3D的數碼戲院。看來突然發現了一個平價睇戲的地方。

突然想起689好像曾經提過電影院發展大計,唉~多一些這類「小眾」戲院就好,而不是大集團的戲院。

參考:
1) 戲院誌-馬鞍山戲院的「經典」 2010/11/19
2) 有線新聞刺針-戲院生意難做老闆開源自救 2015/04/20

2015年10月5日星期一

輕鬆的一晚~

一班不認識的人,互相玩下遊戲,認識新朋友,感覺很新鮮。真心去玩一下,輕鬆一下,認識新朋友也許真的不錯。但我這個活動殺手應該會令攪手幾頭痛,太宅了太乖了吧。
食下野,玩一下遊戲,笑下講下野,原來己經很開心。或者因為唔識,先可以放下一些一直存在但不覺得存在的枷鎖吧。

工作太久,生活的圈子的確會越來越窄,看的事越來越細,沒有什麼衝擊。也許人越來越專業,越來越被社會分工分類。有這些機會認識一下與自己圈子外的朋友的確不錯。認識新朋友,看似易,原來真的很難。

最後與一聚人在分享一些個人感受的時候,由嘻嘻哈哈變得有點嚴肅,不過卻發現原來不只我一個是這樣想法,其他的人也有類似類近的想法。而他們都有不同選擇與取態。平時真的很難會在聚會講或者分享這些話題。也許真的可以說:I know that feel,就是這樣近。

雖然我沒在那時候分享及發表個什麼,但亦感同身受。可幸的是,我還在嘗試不斷從不同角度衝破,去試走自己的路。不幸的,也許我尚未成功過。不過回想起快將30的我,真的有一些事再不去做真的再做不了。要衝的,也許埋頭再衝吧。

其實我戴著一個什麼的面罩對人?也許快多到自己也看不清楚自己的面目。

2015年8月25日星期二

天真的我,所守護的是...

 「百年,千年,億年過去,也不曾改變。」

【KaisChannel】誠意呈獻 - 電影.亞爾林的機械人(上)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YmwTbtRTdU
【KaisChannel】誠意呈獻 - 電影.亞爾林的機械人(下)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OUJ0PnMPWE

很久沒好好哭過,由心而發的,一點點滲出來,慢慢把內在鬱結一點一滴解開。也許會說男人哭什麼,也許哭就是最好方式,是抗衡內在最好方式。

看過膠盒Channel (KaisChannel)的Minecraft電影(亞爾林的機械人),不禁流出眼淚。也許最簡單最直接,就能觸動了自己的內在。過去是想改變太多,還是停留在自己的陰霾中。 在等什麼?在期待什麼?在追求什麼?還是在錯誤地進發中?

若我是伯特,我也許會與劇中的選擇一樣。自己空無知識,一切都是旁人的「設定圈套」。曾悲憤過、曾怨恨過,也許至今尚未找到一個「方向」--一個別人給的方向。

安心守在當前等待,一定一定(藍斯機械人)。天真與白痴,也許是與我的寫照。基本不玩弄什麼,只喜歡真心做事,在作白日夢,死忠於性善,或是活在自己的圈內。

 近年來把自己迫到不同的圈內,目的是什麼?守候守護的是什麼?是時候找個答案吧?